性能作為旗艦手機立足市場的根本,各手機廠商對手機的性能表現都十分重視,在性能上迎來了跨越性的突破。tiyak,想擁有高性能體驗,手機不僅要擁有一製程先進、工藝優秀的處理器,手機的綜合能力同樣不容忽視。
最近,各手機廠商的旗艦產品均採用了驍龍8 Gen2處理器,在性能方面實現了較大的突破。但即便是採用了相同的硬件,各手機由於軟件優化的不同,性能表現也各不一樣。Mi 13與iQOO 11 作為當下性能表現做出色的兩款產品,在調教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取向,天我將用性能橫評帶你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
小米數字系列的標準版機型作為小屏旗艦常青樹,在硬件配置方面一直非常出眾。小米13 搭載了第二代驍龍8處理器,全新的CPU架構設計以及GPU做到了提性能降功耗。與之匹配的是8533Mbps的LPDDR 5X內存以及讀取速度高達3.5GB/s的UFS 4.0閃存。UFS 4.0升級到了M-PHY 5.0版規範和UniPro 2.0版規範,最大總帶寬達到了46.4Gbps,理論上可以實現最高4.6GB/s的傳輸速度,是上一代UFS 3.0/3.1標準的兩倍性能,所以小米13在性能方面有著非常不錯的儲備。
而 iQOO 11 同樣採用了基於台積電4nm N4 工藝打造的第二代驍龍8旗艦處理器,CPU由1顆3.2GHz的超大核、4顆2.8GHz的大核以及3顆2.0GHz的能效核組成,CPU峰值性能上提升約35%,能耗比提升約46%。
除了第二代驍龍8處理器,此次的 iQOO 11 還擁有LPDDR5X+UFS 4.0的內存、存儲配置(iQOO 11的8+128GB版本為UFS 3.1),組成了全新的性能鐵三角組合,再由自研芯片V2的加持,不僅將影像能力進行了升級,還為性能與顯示提供不少幫助,擴展支持遊戲與視頻視覺體驗,擴充ISP以及GPU的算力,降低主芯片的負載以及功耗。Sa mga tuntunin ng mga laro,iQOO 11 借助自研芯片V2強大的算力,可以為大家帶來兩種不同的遊戲體驗,分別為提升幀率以及優化功耗。
pagganap:同樣流暢滿幀,散熱好者險勝
在遊戲實測前,我們先對 小米13 以及 iQOO 11 進行基準測試,小米13 的的安兔兔得分為1259998分;而iQOO 11的的安兔兔得分為1290729分,越了同價位段的平均水平。


除了跑分外,我們還將對兩款手機性能性能測試。sa pagkakataong ito,我們依然選擇了《原神》遊戲作為測試的標準,一起來看看。

小米13 在30分鐘《原神》遊戲測試中的表現與大多數的同級競品相比都要出色,該機可以實現最高60幀運行《原神》遊戲,該機的平均幀率達到了59.5幀。在遊戲過程中,出現了斷續的卡頓,但是對整體的遊戲體驗影響並不明顯,手機背板的溫度上升較為明顯,大家可以通過觸摸背板感受到機身的熱度。

iQOO 11 在進行30分鐘《原神》遊戲測試的表現非常不錯,Sa isang laro na may buong frame na 60 mga frame,iQOO 11的平均幀率高達59.8幀。Walang lag sa buong laro、Pagbawas ng dalas,Garantisadong mas mahusay na katatasan ng laro。Ang kurba ng frame rate ay napakakinis din,Walang malalaking pagbabago,Lalo na kapag nakikipaglaban sa mga halimaw at laban ng koponan,依然保證了幀率穩定。

如果大家想讓手機更加省電,也可以開啟 iQOO 11 優化功耗模式,這時自研芯片V2便可以發揮作用,通過對畫面優化與插幀的形式,將幀率最高提升至144幀,減少主SoC的負載。
根據測試結果來看,其實兩款手機在性能表現上的差異不算特別大,兩款機型的性能都能排到今年的第一梯隊之中,不論是跑分還是幀率都不能拉開兩台手機的差異,但是在實際測試中,小米13 的機身溫度要高於 iQOO 11,我們可簡單理解為,當硬件配置差不多時,誰的散熱更強誰的性能釋放更加自如。
Kaugnay na Pagbasa:
Pagsusuri ng Mi 13:高顏值全能小鋼炮
Pagsusuri ng Mi 13:Mula sa pagtutukoy hanggang sa karanasan,Mula bahagyang hanggang komprehensibo
Xiaomi 13 Pro review:360High-end na karanasan na walang dead ends
iQOO 11 Pagsusuri:Ang karanasan sa e-sports ay muling dumaan
iQOO 11 Pro review:Komprehensibong karanasan sa punong bar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