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n 2017,榮耀手機(HONOR)就以5450萬台的銷量、789億元銷售額,登上中國互聯網手機老大的寶座;2019年上半年更是能與當時的小米+紅米相抗衡。It can be said,榮耀走過的這些年無愧于自己的先鋒使命。作為榮耀品牌獨立後的首款旗艦,榮耀V40對於榮耀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曾經的榮耀,連續多年霸占國內“互聯網銷量第一”。那麼徹底獨立後的榮耀,還能否將此前的強悍延續下去,讓人格外期待。
Honor V40in design、Screen、快充等方面帶來了巨大升級,其中屏幕方面,它帶來了榮耀史上最好屏幕——10bit(8+2bit)10億色原彩顯示、120Hz refresh rate、300Hz採樣率的80°超曲面屏幕,同時還支持66W+50W雙超級快充組合,Appearance design,採用榮耀特色的雙挖孔+曲面機身,機身背部做了大刀闊斧的創新設計。
大家最為關心的配置方面,榮耀V40因為眾所周知的因素,此作只有聯發科天璣1000+ 5G芯片可選,這是榮耀旗艦機型與聯發科的首度聯合,其表現如何成為了一大懸念看點。
榮耀歷代V系列手機除了在科技、功能方面進行創新之外,外形ID也都是著重著墨之處。榮耀V40採用6.72英寸FHD+環幕屏(雙孔),支持DCI-P3廣色域。大曲率的曲面屏視覺觀感更具高級感,視野更加開闊,握持體驗相當舒適。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榮耀V40支持最高120Hz刷新率,流暢度提昇明顯,440 PPI畫面更細膩,10bit色深的屏幕色彩細膩程度顯著增加。
榮耀手機一直都有著屬於自己獨立的設計哲學,這一次更是逃脫了“相機框微調+背殼換色”的套路,用多個1:3:9:27 等比矩形重新劃分平面,創造出遞歸結構。榮耀V40機身薄至8.04mm,標準版重量僅為186g,讓圓潤無棱角的機身握持起來相當舒服;AG工藝啞光玻璃和高光玻璃形成碰撞,極具新意和韻味。
battery life:66W快充來了!榮耀採用的是66W超級快充方案。榮耀V40的電池採用了一種叫作“單芯雙路三電極”的技術,Through the shunt technology of protective plate and battery cells,Reduces path equivalent impedance and heat consumption,Breaking the technical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single-cell and double-cell fast charging solutions,Realize "one battery cell dual-channel charging"。
相比較傳統的單芯方案,榮耀V40採用的單芯雙路三電極技術電阻更小,因而發熱更少,Higher charging efficiency。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相比較基於雙電芯,在電池容量相同的情況下,榮耀V40採用的單電芯電池的體積更小。這也是為什麼該機在實現如此高功率快充的同時,能夠讓整機薄至8.04mm,標準版重量輕至186g的原因之一。The key is,單電芯電池方案比較成熟,沒有使用壽命、充放電循環次數等顧慮。
Observe the charging process and you will find,In low power,榮耀V40的充電功率幾乎會拉滿,Just 10 minutes,電量就從2%充到了40%。
As the power increases,The charging power will gradually decrease,Gradually enter trickle mode。這並不是說手機廠商故意放慢充電速度,而是鋰電池要求這種先急後緩的充電模式,Takes into account charging speed and battery durability。
In addition to charging speed,The temperature during charging is also very concerned by users,榮耀V40在充電時,Warm and cool,The heat transmitted to the fuselage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human body。This is mainly due to its newly upgraded single-core dual-channel three-electrode fast charging technology,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ingle core technology, the resistance is smaller,Reduce energy loss during internal voltage conversion,降低了電池發熱溫度。
also,相比榮耀此前的40W快充,66W有線超級快充可將11V/6A,通過兩個電荷泵IC,同步分流成兩路3A,再轉換成兩路6A,進一步解決了高壓充電電壓轉換率低、低壓充電電流大的矛盾,同時也降低充電器的發熱、Improve reliability、減少充電器體積。
can be seen,榮耀V40所配置的充電器,與筆者體驗過的同功率配置下的其他充電器相比,體積更為小巧,大大提升了便攜性。
榮耀V40影像繼續往日光彩。影像規格方面,榮耀V40搭載50MP超感光攝像頭+8MP超廣角攝像頭+2MP微距攝像頭+激光對焦傳感器。
在我們撰寫評測時,官方未說明榮耀V40主攝型號,單從50MP超感光、1/1.56英寸底等規格參數細節來看,暫時無法分辨是不是IMX700,因為此前出現在榮耀30 Pro+身上的索尼IMX700的底為1/1.28英寸,兩者並不完全吻合。
anyway,榮耀V40的主攝相比較榮耀V30 Pro的1/1.7英寸主攝傳感器面積都增加了25%,硬件規格的提升飛躍是無需懷疑的。
如今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榮耀目前只有聯發科平台可選。對榮耀而言相對陌生的聯發科平台優化難度有多大,Needless to say,這可能也是榮耀V40比預期推延發布幾個月的原因所在。
but,從實拍體驗的結果來看,換用聯發科平台並沒有對榮耀V40的影像表現產生任何影響,我們看到了榮耀諸多影像能力、特色的實現方案都完整移植到了聯發科平台。比如基於RYYB超感光傳感器實現的極限夜拍,威力絲毫不減。
本身採用RYYB超感光色彩排列方式的主攝光量就相較普通傳感器增加40%。而結合榮耀完整移植過來的算法,在暗光拍攝下,其既能保持較高的ISO值,同時能很好的控制畫面噪點,保證暗光拍攝的畫面亮度與純淨度,使暗光拍攝效果絲毫不遜於過去。
also,在體驗過程當中,榮耀經典的AI RAW域算法演繹、4K Time Lapse、1920fps超級慢動作、前後雙景視頻等需要磨合處理器平台的特性一項未少。老用戶可以無縫過渡,這一點頗令人感嘆。
由於這些天大風揚塵不斷,空氣持續重度污染,泛著土色,以下三張圖片經過了榮耀自帶的去霧算法處理。
——夜間樣張
為“發哥”加滿buff!天璣首度助力榮耀旗艦。for well-known reasons,2020年突然崛起的聯發科天璣系列5G SoC,是榮耀目前在可選範圍之內,能夠得到的較為合適的選擇。
榮耀V40採用的是其中的旗艦款——聯發科天璣1000+,其核心規格本身並不差,台積電7nm製程工藝在今天並不算落後。架構方面穩紮穩打采用了4大+4小的組合,4個大核為Cortex-A77架構,相比上一代A76架構多出20%的IPC性能的同時功耗保持不變。
遊戲性能曾經是聯發科所被詬病之處,在天璣1000 Plus上也有相當大的改進。其採用Mali-G77 MC9,9核心外加837MHz的頻率,相較於上一代G76能耗比提高了40%,而後者在同製程下的能耗比已與Adreno 640相當。
通過我們過去對聯發科天璣1000+機型的測試,能夠發現其性能水平基本上能夠接近驍龍865機型。
比較意外的是,這次榮耀V40把在軟件優化、技術賦能方面的技術慷慨地拿出,讓經典的GPU turbo第一次來到了聯發科平台的機型上,還是新一代——GPU Turbo X ,可以說是為“發哥”加滿了buff。
GPU Turbo是榮耀耗費了超過5年的時間,嘗試從非純硬件的切入點,滿足不同配置的手機流暢運行大型遊戲需求而開發的技術方案,現在正好用來為聯發科平台賦能算是意外之喜。
GPU Turbo是建立在榮耀對安卓的遞進式、系統性的改造基礎之上;後來還有新型文件系統F2FS,搭配優化內存調度使用的Ultra Memory技術,讓手機長期使用不卡頓。
對於遊戲而言,相鄰的兩幀畫面往往是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手游玩家應該對這一點很有體會,比如上一幀在G港集裝箱裡撿拾裝備,下一幀有很大的概率依然在集裝箱內苟著。一些玩家甚至很有可能一整場都趴在草叢裡,遊戲30分鐘穩定保持在同一個畫面。
所以GPU Turbo技術在預判到遊戲畫面下一幀沒差別的情況下,就會只渲染畫面出現變化的地方。for example,2幀之間可能有80%的畫面是一致的,GPU Turbo就會讓芯片只渲染變化的20%,從而減少GPU 80%工作量。
渲染工作量的減少大幅提升了下一幀的幀數延遲,用戶眼球感受到畫面掉幀需要16.7毫秒的時間,初代GPU Turbo就已經可以把下一幀的渲染時間控制在7毫秒以內,最快可以在短短3毫秒以內就完成下一幀的渲染工作。
合理調度GPU資源,節省GPU性能到遊戲最需要的地方,這就是GPU Turbo讓遊戲持續滿幀運行的根本所在。
這一代的GPU Turbo X依然還是主打軟硬協同提升圖形運算能力,讓計算資源優先供給CPU\GPU資源互換,Automatically sense the game scene,以控制CPU/GPU/DDR瓶頸。
第一代GPU Turbo只能降低GPU的執行指令數,到了這一代的GPU Turbo X已經可以降低單個指令的執行負載。
從實際操作體驗來看,得益於GPU Turbo X的優化,遊戲的流暢度更高、操作也更順暢,絲毫不會出現卡頓和延遲的現象。in addition,得益於GPU Turbo X的AI圖像調度,大幅減少了畫面鋸齒感、提升黑暗場景下的清晰圖,畫面細節進一步得到豐富,視覺觀感進一步提高。
Summarize:獨立前行強悍依舊:未來的路,榮耀獨立前行,也正應了《榮耀》裡那句“單槍匹馬與世界對飲”。
榮耀V40作為新榮耀的首款旗艦,出其不意的讓顏值、質感成為大殺器,它帶來了榮耀史上最好屏幕——10bit(8+2bit)10億色原彩顯示、120Hz refresh rate、 300Hz採樣率的80°超曲面屏幕,機身薄至8.04mm,標準版重量僅為186g,兩者疊加之後極具眼緣兒。
實測30分鐘出頭即可讓電池回滿血的66W有線快充使榮耀V40的的用戶可以應對續航焦慮,極具實用價值,對單電芯方案的堅守也體現了榮耀綜合電池壽命、創新技術的全面綜合考慮。
在體驗榮耀V40之前,筆者曾經思索過聯發科天璣平台能不能撐起榮耀那些獨創且深入的性能優化方案、影像功能特性,榮耀V40究竟能夠交出怎麼樣的成績單?其實際表現回答了筆者思考過的諸多問題。
榮耀相當慷慨地釋放了長久技術積澱,甚至第一次給聯發科天璣平台用上了GPU Turbo X這種殺手鐧,讓紙面參數本就不差的天璣1000+得到了合理調度和最大程度的“壓榨”開發,該機算是筆者用過的最順手且流暢的天璣1000+機型。
影像部分更是完整移植了榮耀目前積累的諸多算法、Features,比如基於RYYB超感光傳感器實現的極限夜拍威力絲毫不減,經典的AI RAW域算法演繹、4K延時攝影、1920fps超級慢動作、前後雙景視頻這些玩法一樣不缺。老用戶可以無縫過渡,毫不突兀,這一點頗令人感嘆。
Overall,在3999元的價位基礎上,榮耀V40呈現給了用戶——在當前階段榮耀所能給到的最好配置和性能,相當慷慨。除了我們剛剛所說的快充、image、design、屏幕等多個基本面,用戶甚至還能在V40這台手機上體驗到榮耀毫不吝嗇給予的雙線性馬達、雙揚聲器等走心細節。
在未來,放下包袱的榮耀必將能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手機市場,無論是機型定位、定價都將再無束縛。
從榮耀V40展現的種種跡象來看,強悍依舊的榮耀已經做好了隨時破繭重生的準備,積極等待市場與用戶的檢驗。
Related Reading:
Honor V40 review:10Billion colors waterfall screen,The black technology GTX engine is more than fast for playing games
Honor’s first model after independence—Ten Highlights of Honor V40
Honor V40 review:The first flagship after independence, changed for experience
榮耀V40影像評測 5000萬像素超感光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