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淩晨,AMD發佈了基於Zen 3架構的四款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Ryzen 5950X、Ryzen 5900X、Ryzen 5800X和Ryzen 5600X。na konferenciji za novinare,AMD表示,Zen 3覈心架構的每時鐘週期指令數(IPC)效能比上一代Zen 2產品提升了多達19%;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的單工處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高端產品在遊戲效能上已經全面超越現在的遊戲處理器旗艦——英特爾酷睿i9-10900K。
這場發佈會在各大網站异常火爆,「AMD,Yes!」把蘇媽和她手裡的新處理器糊得密不透風。Ryzen 5000系列真的這麼強悍嗎?時隔一個月,我們終於等來了評測結果。
nedavno,國外知名硬體評測網站anandtech發佈了一份評測報告。在測試了上述四款Ryzen 5000系列CPU之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AMD is the new king」。

IPC提升不止19%
anandtech在額定時鐘速度和JEDEC支持的記憶體下用行業標準基準進行了測試,結果測到的IPC提升高達23%(從Zen 2到Zen 3)。如果比較一下Zen3和早年的Zen,可以發現IPC提升了41%。
在現實世界的基準測試中,可以看到Ryzen 5000系列實現了24%以上的平均性能提升,這表示該系列處理器在IPC和頻率上都有較强的提升。

旗艦最高頻率可以達到5.0 GHz
Turbo頻率通常依賴於設定。由於AMD使用了公佈的turbo頻率和opportunistic boosting頻率的組合,所以確切的turbo頻率很難確定。對於旗艦處理器Ryzen 9 5950X,AMD列出的turbo頻率是4900 MHz。
ali,在非常標準的情况下,評測者的結果可以超過這一數位,達到5050 MHz。評測還顯示,與AMD官方公佈的turbo頻率相比,所有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都顯示出了50-150 MHz的提升空間。

既然頻率可以達到5 GHz,AMD為什麼沒有公佈出來呢?評測者認為,prvo,AMD可能想要聚焦於他們市場領先的效能和工程能力,而這不需要5 GHz;Sekunda,如果將5 GHz公佈出來,大家就不會注意發佈會的其他內容了;Napokon,AMD可能想給之後的產品留一些調整空間。
全系列單執行緒突破600分
AMD最近喜歡用CineBench作為效能衡量標準。該公司在發佈會上宣稱,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的單執行緒跑分已經突破了600分大關,只有Ryzen 5 5600X稍微落後一些。
評測結果顯示,Ryzen 5000系列的四款處理器單執行緒最低跑分也達到了600。這一跑分意義重大,因為英特爾最新的Tiger Lake處理器(turbo頻率4.8GHz)也才跑到595。

在多執行緒方面,Ryzen 9 5950X更是突破了10000分大關,這也是他們在發佈會中沒有著重強調的。其他可以達到這一跑分的只剩下205w的英特爾至强和AMD的線程撕裂者。
遊戲效能
接下來是遊戲測評,anandtech選擇了6款離線遊戲和8款線上遊戲。他們發現,與Ryzen 9 3900XT相比,Ryzen 9 5900X在1920×1080遊戲中實現了5%到50%的提升。
在CPU限制測試中,比如720p或者480p的最小值,可以看到Ryzen 9 5950X和Ryzen 9 3950X相比,平均每秒幀數提高了44%。根據測試結果,Ryzen 9 5950X的性能提升幅度從10%到80%不等,在切爾諾貝利、邊境地帶3、戰術裝備以及F1 2019中都實現了顯著提升。
對於更加主流的遊戲測試,在1920×1080遊戲質量設定最大化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效能的提升平均達到了10%以上,包括坦克世界、荒野大鏢客等,部分遊戲(文明6、孤島5)的提升達到36%以上。
最重要的對比還是AMD Ryzen 9 5950X和Intel Core i9-10900K。在CPU限制測試中,AMD Ryzen 9 5950X實現了平均21%的FPS提升,從2%到52%不等。但在1080p最大化設定測試中,結果平均來看是不相上下的,在- 4%和+ 6%之間搖擺(此處不包括一個特殊情况,文明6的測試中顯示AMD獲得了43%的提升)。
切爾諾貝利(Chernobylite)
《切爾諾貝利》是由The Farm 51發行的末日生存題材遊戲。遊戲劇情是在烏克蘭時間1986年4月26日淩晨1點23分,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爆發,35萬人的生命從此永遠改變。玩家需要在這篇核災難後的廢墟之中生存下來,囙此需要面對各種被核輻射污染的生物、某些超自然現象以及潜伏在該地區的其他軍事力量。玩家可以製作武器和裝備,甚至能和他人結盟共同求生,同時也要收集各種證據來拼凑一個完整的故事。
《切爾諾貝利》遊戲中的基準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複雜的建築物以及大量的樹木,所以混疊變得非常重要。遊戲中的基準是對室內和室外場景的真實體驗,在設計管道上非常受CPU的限制。tako,測試者使用了離線版本,並且基準測試中使用了4種分辯率/畫質設定:360p Low、1440p Low、4K Low和1080p Max。在每種分辯率/設定組合的10分鐘內,測試者運行了多次,然後求取平均值。
最終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與英特爾酷睿系列CPU相比,AMD Ryzen系列在360p Low設定下的平均幀數優勢最大,在其他設定下則互有勝負,整體差距不大。

文明6
文明6(Sid Meier’s Civilization VI)是由Firaxis Games開發的回合策略遊戲,是文明系列的最近一部作品,同時是慶祝該系列25周年的作品。這款遊戲上手容易精通難,玩到後期既耗費腦力也耗費算力,人稱下一回合6。
對於文明這類回合制策略遊戲的基準測試而言,幀率不是最重要的,每秒5幀往往足够了。但是在文明6中,Firaxis Games將視覺保真度玩到了極致,力圖將你切實拉入到遊戲中。tako,當新增細節時,文明6會消耗顯卡和CPU,尤其是在DirectX 12上。
此次基準測試具有以下4種分辯率/畫質設定:480p Min、1440p Min、4k Min和1080p Max。
對於自動化,Firaxis Games支持從命令列進行遊戲中的自動化基準測試,並輸出帶有幀時間的結果檔案。在每種分辯率/設定組合的10分鐘內,測試者運行了多次,然後求取平均值。
最終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與英特爾Core系列CPU相比,AMD Ryzen系列在4種設定下均表現出了絕對的優勢。

最終幻想14
儘管比《最終幻想15》少了一個數位,但當前全球最火MMORPG遊戲FF14自推出以來一直保持更新,也為影像更新提供了機會。FF14在2019年7月啟動了《暗影之逆焰》資料片,同時發佈了官方獨立基準測試,讓用戶瞭解他們可以期望什麼樣的效能水准。
這次測試是7分鐘時長的模擬遊戲玩法場景,其中有許多有趣的圖形功能,從外觀是那個看這肯定更像是2019年的版本,而不是2010年的版本(FF14首次問世的版本)。
因為這是一個獨立的基準,所以不必擔心更新的問題。這類針對終端用戶的測試的關鍵是要保持程式碼版本的一致性。測試套件的設定如下:768p Minimum、1440p Minimum、4K Minimum和1080p Maximum。

和別的基準測試一樣,每種分辯率/設定的組合會在十分鐘內運行多次,然後取平均值。根據實際測試時長,每種設定運行了兩次。
最終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與英特爾Core系列CPU相比,AMD Ryzen系列在768p Min設定下的平均幀數優勢最大,其他設定下雖居於平均幀數排名前列,但整體差距不大。

GTA 5
GTA 5是一款老遊戲了,但它作為基準來說仍然非常有用,因為它的遊戲場景中具備很多複雜特徵,確實很難保持高幀率。

GTA不提供影像預置,而是向用戶開放更多選擇、擴展足够的邊界,使用DirectX 11下的Rockstar的Advanced Game Engine將最難模式推到極限。玩家在高山上長距離飛行或應對都市各處垃圾時,將其提升最大化會產生令人驚歎的視覺效果,但對CPU和GPU來說都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基準測試中有4種分辯率/畫質設定:720p Low、1440p Low、4K Low和1080p Max。
遊戲中的基準測試包括五個場景:四個具有不同光照和天氣效果的短鏡頭,以及持續90秒左右的第五動作序列。這裡僅使用基準測試的最後一部分,它包含了噴射機的飛行場景,經過多個交叉路口駛入市區內,然後撞上了爆炸的油輪,導致其他汽車也爆炸,是遠距離渲染和細緻的近距離渲染動作序列的混合。
測試GTA時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如果CPU速度太慢或內核太少,基準測試會加載,但沒有足够的時間將物體放置在正確的位置。就比如,在運行單芯Sandy Bridge系統時,噴氣機最終卡在了十字路口的中間,導致了交通擁堵。最終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與英特爾Core系列CPU相比,AMD Ryzen系列居於平均幀數排名前列,但整體差距不大。

孤島驚魂5
孤島驚魂(Far Cry)是一個第一人稱射擊電子遊戲系列。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是《孤島驚魂》,由德國Crytek工作室製作,由育碧於2004年3月23日發行,適用於Windows平臺。這一系列遊戲有時被玩家稱為「顯卡驚魂」。孤島驚魂5於2018年3月27日推出。
此次基準測試中使用了4種分辯率/畫質設定:720p Low、1440p Low、4K Low和1080 Ultra。最終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AMD Ryzen系列CPU在720p Low、1440p Low和1080 Ultra設定下的平均幀數相較於英特爾Core系列表現出了微弱優勢,在4K Low設定下則略遜於後者。

Uglavnom,Zen3處理器遊戲效能暴漲,通用計算强大,這一代Zen3處理器的真實實力告訴我們,之前官方發佈會的PPT並沒有誇張。
U najnovijim rezultatima evaluacije koje je objavio anandtech,AMD Ryzen 5000 serija procesora dostiže najviše 5GHZ,Čitava serija jednonitnih radnih točaka dostigla je 600,Najviši rezultat za više niti prelazi 10.000 bodova。U poređenju sa prethodnom generacijom Zen 2 arhitekture,IPC Zen 3 porastao je za više od 19%。Za Ryzen 9 5950Gaming PK za X i Intel Core i9-10900K,Anandtech je također dao rezultate evaluacije。Među nekoliko recenzija igara navedenih u ovom članku,AMD Ryzen serija pokazuje sveukupnu prednost u odnosu na Intel Core,Među njima, prosječna prednost brzine kadrova u Civilization 6 je najveća。
Zen 3的成績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MD在幾乎所有的評測項目中獲得了領先,其在300美元以下CPU市場上勢必會吸引更多的用戶。
過去幾年來,AMD的競爭對手在制程上的停滯,已經讓AMD佔據了優勢,後者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每年IPC提升約7%,而Zen 3上的19%增幅讓英特爾失去了所有對標的能力——即使是單執行緒,現在也是AMD更强了。
anandtech測評報告原文:AMD Zen 3 Ryzen Deep Dive Review: 5950X, 5900X, 5800X and 5600X Tested